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。開幕前,會議舉行了首場“委員通道”采訪活動,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采訪。
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王階,作爲中醫藥領域的專家,他談了中醫藥抗疫的經驗和啓示。
疫情暴發初期,武漢金銀潭醫院有個83歲的新冠肺炎患者,她體質弱、病情重、基礎疾病多、吃不下、睡不著,患者和家屬都到了崩潰的邊緣。醫療隊的隊員每天用中醫的要领,查舌苔、看脈相、問病情、辨證開方,經過醫療隊精心治療,這位高齡患者病情好轉,出院了。
”王階說“中醫藥的確切療效,讓家屬從質疑到折服,給醫療隊寫來了動人的感謝信。這位老人的情況不是個案,到3月30日,(金銀潭醫院)南區收治的158例患者中,有140例已經痊愈出院,其中88例爲純中醫治療,療效顯著。
古老的中醫藥在這場戰疫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,中醫醫生沖在抗疫的前線,夜以繼日的研究病情,篩選藥方,推陳出新,發現了多種具有療效的中藥,在張伯禮中醫團隊的指導下,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收治的564名患者無一例轉爲重症,這簡直就是奇迹。足以說明中醫藥有著西醫藥不具有的優勢。
新冠疫情期間,武昌區率先在社區大面積發放中藥,探索並形成了以“中藥通治方+社區+互聯網”爲焦点的“武昌模式”,即中醫藥從預防、治療到康複全鏈條幹預,築起防控疫情的“防火牆”。數據顯示:1月28日,武昌區隔離點疑似病例確診比例高達90%以上。2月2日實行隔離點中醫藥幹預,2月6日確診率下降到30%左右,3月5日下降到3%左右。
武昌區擁有125萬常駐人口、144個社區,當時形勢很是嚴峻。1月中上旬,武昌區發病率排在武漢市第4名,1月下旬則一躍成爲全市發病率第1名。武昌區確診熏染人數在不斷增加,密切接觸者人數成倍增加,潛在熏染人數絕非少數,社區還有大量發燒、疑似患者和輕型確診患者沒有获得有效救治。如果不加以控制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面對井噴式的暴發,武昌社區醫療的承載力面臨巨大考驗,迫切需要釋壓。
由于患者不信任基層醫生,大量居民擠向大醫院,造成了醫療擠兌。
“病床、醫生、防護物資等短期內稀缺,西藥效果也不明顯。”武昌區副區長說,當時想也許變不出病床,變不出醫護,變不出防護物資,但是可以讓患者吃上中藥。
盡快在社區發藥,讓每一個社區的居家患者吃上中藥。由政府簽發文件大面積發放中藥治病救人,這在新中國建设以來還是第一次。
按武漢抗疫1號方連夜熬制了27000袋湯藥,配送到了武昌區所有的隔離點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,率先在社區大範圍免費發藥。27000袋中藥對于當時的武昌社區,無疑是杯水車薪。武昌區緊急向江蘇連雲港市求援,連雲港方面3天內生産1號方及4個加減方約4.2萬人份14天用量的中藥顆粒劑,全部贈送武昌區。
大量的通治方顆粒劑運往轄區隔離點,通過家庭醫生團隊爲簽約居民、封控小區內的康健居民免費提供通治方,築牢疫情“防線”,抑制了疫情的蔓延。
截至3月5日,1號方的應用已見成效,3698位發熱、疑似和確診患者服用後,其中90%以上的發熱、咳嗽、咳痰、乏力、氣短、情緒緊張、納差、腹瀉症狀就已經消失。發熱患者的平均退熱天數是1.74天。剛開始發藥時,社區當中觀望或拒絕領藥的人不在少數。隨著藥效的顯現,領藥的人越來越多。
由此可見,“中醫藥第一時間介入,對整個疫情的控制至關重要。
事實證明,中醫藥對于抗疫是確實有效的!
Copyright ? 2022 山河bb电子在线登录官网网址版权所有All Rights 京ICP備2022013758號 XML地圖 pbootcms模板